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同课异构]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二)——去括号(李胜军)

发布时间:2012-11-14 11:01:51   来源: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二)——去括号 课堂实录
李胜军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合并同类项,进而对多项式进行化简。下面我们再看几个题目:(大屏幕显示题目)
    根据题意,列代数式
周三下午,校阅览室内起初有名同学.后来某班级组织同学阅读,第一批来了位同学,第二批来了位同学.则阅览室内共有多少同学?你能用两个代数式表示吗?
若阅览室内原有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位同学,第二批走了位同学.试用两种方式写出阅览室内还剩下的同学数.
(点评: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板出结果。 a+(b+c)    a+b+c      a-(b+c)    a-b-c     
(二)积极探索,活跃思维
师;1.观察上面①中的两个代数式,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结果一样吗?②中的两个代数式呢?试用数学语言表示你的发现
学生回答:   
师: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周围还有没有与问题相仿的问题,把它提出来
生: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提出的问题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点评:在得出 后,并不是按惯例马上就引导推出去括号的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并理解去括号法则
师:3.再请大家观察 这两个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右括号,右边没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师: 4.由上面的分析探索,体会应该如何去括号?试用文字语言表达你的结论.
生: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讨论、交流.选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更正其语言表达的失误,同时教师板书.)
多名学生叙述后,教师进行总结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点评: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新知的产生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典例剖析,知识迁移
师:学以致用,下面咱们看看谁会应用
大屏幕显示例题
 
1 去括号
(1)                      (2)         
(3)                     (4)
生: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书写规范过程,两名同学板演。师: 教师引导学生批阅。
(点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哦得很好,下面咱们再来一组练习
大屏幕显示
2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     
(2)
(3)
生:前两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一题小组讨论,并在练习本上书写规范过程,三名同学板演
(点评:应用新知——去括号,同时复习旧知——合并同类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后面“整式的加减”埋下伏笔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显示了同学们的才华,下面来一个竞赛,看看那个小组完成的质量高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1.教材P110 练习 123
2.已知,,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0    
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评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多名学生发言
()作业设计
    教材习题3.4 78
课后反思
去括号这节内容,看似容易,实际上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在整式的加减与有理数运算中,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就是括号和符号。在去括号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决不能疏忽大意。本节遗憾的地方是没有让学生平常出现的错误充分地显露出来,加以注意。
 

上一篇:[同课异构]《观沧海》课堂实录(崔玉朵)(李茂泰)
下一篇:[同课异构] 老王课堂实录 (常永伟)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