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研修团队 > 正文

团队第一次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4-09-10 08:52:15   来源:张吉杰

研讨主题:《让我们为天使缝补翅膀》的案例分析
研讨时间:2014年7月10日8:30——10:00
资料来源:“在路上”团队 张洁
整理:张吉杰
参加人员:张洁   李新兵   唐新亮   赵伟   刘玉玲   崔玉朵   樊静   常永伟   连永强  翟东红
研讨过程:
引入:
张吉杰: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张洁老师在几年前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通过如何让班内学生自然接受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了一场心灵洗礼,对于我们而言很有借鉴意义。张老师自己认为这也是她班主任生涯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种做法的优势和对我们以后工作的帮助。
此次研讨我按案例研讨、团队会诊、总结启示三部分来进行整理。
一、    案例回顾:
    2005年的10月中旬,哪天我刚吃完午饭,接到班上一个叫杨华的女孩的爸爸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张老师,学生现在还能调班吗?“此言一出,吓我一跳,调班?这是学校的大忌,也是班主任的 大忌,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大不认可。我忙说,你在哪,我马上和你面谈,他说他在学校。
    我慌忙赶到学校,这位家长就站在小会议室门口,只见他满脸沮丧。我向他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学生很特殊,出生时脸上有片血管瘤,后来因为治疗失误,脸上留下了类似烧伤的疤痕,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总拿伤疤开她玩笑,已经好多次了,这次她实在忍无可忍,哭着要离开这个班,避开这几个男孩,他的父亲又难过又生气,就给我打了那个电话。
    了解了情况,我安慰他说,放心吧,我会把这件事处理好,调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谁能保证到其他班,就没人再取笑她,我解决不好,再想其他办法,这是位明理的家长,听我这样说,他就将信将疑的走了。
    可我犯愁了,这件事其实我知道,先前我也批评过好几次那几个男孩,可仍不见效。我脑海中不时闪现那位女孩委屈的眼神和家长无奈的眼光,她的心灵该承受多大的打击呀,难道从此她的天空就要布满乌云吗?我一定要想办法!正好那天下午我有两节课,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就开诚布公和学生们谈谈这件事。于是我就把第一节课改成了班会课,课前我先把杨华叫了出来,把我的想法和她谈了谈,看她是否介意这样做,她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信任的盯着我,使劲点了点头。
      上课了,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杨华脸上的伤疤是怎么回事,他们眼中满是茫然和惊讶,于是,我就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们伤疤的由来,这原本就是一件无奈和不公的事情,这些年来,她忍受了多少别人的眼光与嘲笑,她一直勇敢的对待这一切,用优异的成绩向别人证实着自己……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很动容,然后我说,我们给她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好么?你们都是天使,你们在天空飞翔时,愿意让他落单吗?老师今天愿意握着她的手,让她飞得更高,你们愿意吗?说着,我就走到杨华的位置上拉起了她的手,我那天真可爱的学生们,竟纷纷走来把手叠放在我们的手上,那一刻,我们都感动了。
 从此,天下无事。学生们再也不去在意她脸上的伤疤,杨华也很勇敢,直到现在,她和大家开朗、活泼、上进的生活在一起,两年多了,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次,班级召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她带来了父母精心给她准备的相册,其中有一页,她的爸爸写道,张老师真不简单,让我头疼棘手的问题,被她三言两语就解决了。看到这句话,我的心才踏实。看来我的工作被家长承认了,他不会再要求调班了。
二、    团队会诊:
赵伟:十分感谢你提供的这个案例,读完之后心情很是复杂,首先你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了面对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去做,因为现在我的班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女生,而我以前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她就像你所说的一样,是一个折翼了的天使,出生的时候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有些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但没有更加呵护,反而是任其发展,所以导致小姑娘性格很内向,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经常是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会,偶尔班级里面也有男生会欺负她,这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怎样才能让她走出来,学进去。我也尝试了很多却效果并不明显,与家长沟通也是很困难,在家长会上很少能看到家长的影子,您的做法让我有了头绪和走下去的勇气,谢谢了。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利用暑假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家访,真正和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也燃起家长的希望,让家校能形成合力。二、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信任自己,树立起信心。同时和孩子一起商议以后的学习计划。三、在新的学期也召开一次类似的主题班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感染她,鼓舞她,从而去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这只是我初步的想法,也不知道是否合适,真心希望各位兄弟姐妹们能给我更多的指导和建议,让我真正做一个缝补翅膀的天使,让每一个天使都能飞的更高更远。
常永伟:我想起了我曾经带过的班里的一个学生。她也是一个女生,名字就不说了,她的脸上也有伤疤,就像是被开水烫过一样。每月都要到北京去治疗一次。在和她交往的三年中,我没有听到过班里学生对她的歧视,但是我能从她的眼睛中读出自卑和渴望。我当时考虑的是,我如果过多的去关注她的缺憾,是不是对她的自尊的伤害。所以我从来没有在班级里引导过学生对她的心灵的关爱。今天读了你的案例,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学生,我该如何做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心理上的抚慰。
一是真诚的和全班学生沟通,给她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容貌,甚至缺憾都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我可以引导学生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放在发现她的优点上,引导学生去学习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上。就像是张老师所做的那样。
    二是在平时的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帮助她树立自信。我想,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是十分敏感的。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变得自卑。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的自信。
    三是和家长沟通,和家长一起共同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灵。我觉得我们不要刻意的给她更多的关注,我们应该让他们感觉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当他们有错误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严厉的批评。让家长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样学生走上社会也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
连永强老师认为:在这个案例中,看到班里大部分学生对杨华的嘲笑,这使我想到了“破窗效应”。这个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这个案例中,杨华就因为脸上的一块疤,却受到班里孩子的嘲笑。这种伤害杨华自尊的言论,并没有因为她的反感而结束,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压得杨华透不过气来,以致她想调班。班里这么多孩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如果不及时加以阻止,其实就是对孩子错误行为的一种纵容,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必须加强疏导和管理。
    对杨华来说,她的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要调班,而是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她想生活在一个得到大家尊重和认可的班级。可是,她这个要求没有实现,想调班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快让杨华融入这个集体中,给她创造适合他成长的“土壤。”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张洁老师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对班级的嘲笑杨华同学的这类学生没有通过全班的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相反,她通过班会课上,让学生们去理解杨华的处境,让学生们看到杨华身上最光艳的一面,让学生们认识到在脸上虽有点残缺的杨华,但毕竟瑕不掩瑜,她是多么的优秀。她在班会课上,通过传递正能量的方式,从而达到改变班里同学原有看法的目的,在全班 形成了一个尊重杨华的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
  【案例改进和建议】
    看完这个案例后,我想起了桂贤娣老师的《63个小红帽》的案例,和张洁老师的这个案例有一点相似,虽做法不同,但都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大家可以借鉴。
张吉杰认为:我相信所有看到张洁老师这个案例的同行们,只要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都会在心中产生一种深深的共鸣——似曾相识。在我们的从教生涯中,所教过的学生已经不能用百来计算了,所以形形色色的人都曾经存在于我们的目光中,他们之中就有一部分是折了翅膀的“天使”,他们或者是肢体的缺陷,或者是语言的障碍,更甚者是智力的不足。而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天使的时候,做为一个班主任该如何小心的维护他们早已脆弱不堪的自尊心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古老的智慧早已经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答案了,那就是将每一个孩子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将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将他们的无奈分担在自己身上,那么我们就会认真去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了。张老师的处理方法很大胆,也很有效,我想她肯定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人之初,性本善。她相信自己的其他学生都是善良的,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初时不也是很善良的吗?感谢张老师为我们分享的这个案例,给我以后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教育契机。
翟东红老师说:看了张洁老师的案例,感觉到处理得非常艺术。先是私下交谈,摸清情况,知己知彼。接着是争得受害着的同意,奇兵突起,语文课突然改班会,然后摊牌,放到明面上让大家讨论。最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不是一节班会课,像是一场大战役。而张洁老师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张洁老师的处理方法有这几个优点:
        第一;敢于让全班同学直面受害者的缺点。有的时候不忍直视别人的缺陷,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尊重。经过同学门的讨论,放在了阳光下,更透明,反而有的同学会不好意思取笑这个同学。而对这个同学的心理来说,也是一次升华。会更深刻的认识自己。
        第二;正如吉杰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这样处理的话还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同情心。使同学们懂得呵护别人的缺陷。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经过这个班会后,可能还会有个别同学会取笑,但是其他同学必将会对这些个别同学口诛笔伐。这样会提升班级的正义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一举三得。
李新兵老师认为得不太一样:看到这样的案例,这样的事情,我们觉得在平常不过了。我们的常规做法是:对取笑他人的学生,给予更加严厉的批评。但是效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这也是很多老师头疼的地方。张洁老师的案例给了我们借鉴: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开诚布公的谈谈这件事,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作为老师,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尤其是调皮捣蛋的、扰乱课堂上的、故意与老师作对的、以取笑别人为乐的......,诸如此类的学生,让我们头疼,因为他们时刻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张老师的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不少思考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仅仅是父母的天使,也是老师的天使。当孩子们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积极的帮助他?还是让他既受到保护,又懂得自立,懂得怎样去保护自己 ?这值得我们去深思。“点石成金”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不是那块石头变成的金子,也不是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而是点石成金的技术。感谢张老师给了我们借鉴的案例,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技术,让我们学会如何去教育学生。
       看到这个案例,我就在想:这样的案例如果能用到我们的主题班会中,我相信,即使班里没有这样的个案,学生依然可以受到良好的心理共鸣和思想引领。
新亮老师认为:让我们为天使缝补翅膀,题目就可以看出张老师是个多么用心的人,这让我想起了要“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的高金英老师,有时候我们作为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班里的那位学生,我最希望得到什么?我的渴望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孩子的心灵,多一份了解,少一些漠视;多一份宽容,少一些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苛责,那么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一种高于母爱和友情的师生情,那么孩子的成长会有更大的内驱力,我们就是他们生命中的贵人!特别是对于内心敏感、自卑的孩子来说,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他战胜自己、战胜自卑,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里,做阳光男孩,这也是张老师的高明之处,不止老师,班级的每个孩子,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贵人。这个案例,对于我们进行班级管理中用集体的力量去教育人,有很好的借鉴,现在学校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对团队如何去影响特殊个体是否可以考虑借鉴一下呢?另外,特殊孩子的沟通方式,也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下,比如书信的方式、家访的方式等等,大家一起加油啊!
三、    教育方法研讨:
刘玉玲老师认为看到这篇案例的名字,不由得想起那首歌《天使的翅膀》,“曾飞舞的声音,像天使的翅膀,划过我幸福的过往,爱曾经来到过的地方,依昔留着昨天的芬芳,那熟悉的温暖,像天使的翅膀,划过我无边的心上。相信你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张老师不仅是一位班主任,更是一位为天使缝补翅膀的天使。
案例中张老师非常有爱心,她用爱心给这位天使送去翅膀,她用爱心宽容了这些调皮的孩子。这类需要关爱的孩子在我们的班中都有的,只有我们给他们足够的关爱,才能使我们的班级工作顺利的开展。用爱心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用爱心让去化解同学们之间的误解,用爱心和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同学。还有就是张老师的教学机智非常灵活,她发现这种情况后,没有贸然的就去找这些闯祸的的,而是很冷静,经过个人的思考之后,借机来开一节临时的班会,也可称之为协调会或沟通会,来从心灵上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开之前,主动去征求这个女孩子的意见,充分的尊重了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能够从心理上来接受老师的行为。老师的那番动人的话语,让人为之动容,孩子们会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愧,更会通过个人的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不记得谁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他们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他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当成人世界不再嘲笑他们的青涩,荒唐,鲁莽,能够给他们一种鼓励,给他们一种包容,那么他们会在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缝上翅膀重新成为天使。老师,就是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让我们捧起爱心的针线,为天使们缝好残缺的翅膀,让他们在爱与温暖中展翅飞翔!
玉朵老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认真拜读了张洁老师提供的案例,我真的心潮汹涌,我们的张洁老师用满腔的爱心和诗意的语言为可怜的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温暖的生活天堂,这样的老师才是真的智慧之师,这样的教育才是最美的教育。在这里我又想到了一位学生给于丹教授的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来到我们者个大千世界,是因为暂时折断了翅膀。因此我们需要在他们还没忘记天空的时候,尽快的帮助他们恢复飞翔的能力,这样,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有人包容他们的青涩、固执、叛逆……帮他们缝上断掉的翅膀给他们呵护、宽容、爱护、引导、教育……让他们早日飞向天空,而教师就是这个为天使缝补翅膀的人。其实,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也许有,也许没有,我们的行为是什么呢?我们是否当过缝补折翅的人?不管怎么样,一个好的师者胜过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之一。那么,恰恰是在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完美,绝不允许学生有半点马虎;为了严于律己,而忘记了宽于待人;为了修正学生的错误,或许及时指出了孩子的缺点,岂不知这样不经意间,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最终导致教育效果的不佳。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也会发现:只要我们内心充满爱,注意自己的言行,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保护学生的自尊,我们也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收获意外的教育惊喜。老师,请让我们做好呵护学生心灵的天使,让学生走向快乐,健康成长。
樊静老师分享了她遇到类似情况的做法:看了张洁老师提供的案例,我首先很佩服张老师处理问题的艺术性,先找学生了解情况、然后开了个温情的主题班会,让问题迎刃而解,其实作为多年班主任的我也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记得那是刚刚毕业的时候,班里有个孩子有白癜风,他本来就沉默寡言,自卑自闭,孩子整天一个人来一个人走,没有一个朋友,我以为是他性格的原因,当时还写周记,一次我看中了孩子的周记后我内心很沉重,他在周记中是这样说的“为什么妈妈要把我生下来,为什么就我有这种病,我不想上学,我想离开这个充满淡漠的环境,”我一时之间很纳闷,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我到班级了解了一下情况后,才知道班里的同学其中有几个同学都把他当做异物一样敬而远之,以和他说话为耻,(这些情况我以前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班级冷暴力其实比欺负她、嘲笑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因为太年轻的缘故,没有一点教育经验,我就把班里的这几个学生叫到我的办公室,狠狠的批评了一顿,之后班里好像再没有出现任何端倪,但是一个月后这个孩子辍学了,没有任何征兆,没有给我打招呼,就是不来了,后来我打电话到他家里,他家长说:“孩子说什么都不去了,我们也要去外地给她看病,就不让她去了”,那时自己年轻嘛,也没有多想,现在看到张老师的案例,我心里很是自责,也许如果我多一点关爱给他,如果我像张老师这样,对孩子进行触动心灵的交流,相信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如果是现在我处理当年的那件事情我相信,我一定不会那样简单的进行,我想孩子出现嘲笑别人的缺陷或者是别人的病痛,是因为他不能体会这些病痛和缺陷带着别人的痛苦,所以我首先会让孩字模拟做一个“盲人探路”的游戏,让他们体会到别人的痛苦,然后在班里进行一个“爱心”为主题的班会,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
四、    总结与启示: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他们之所以掉下来,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他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当每个成年人都能理解他们的缺陷、痛苦、鲁莽,能给他们关怀、鼓励、宽容、温暖,那么他们在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会逢上翅膀重新飞翔。所以通过这个案例的研讨,让我们在座的所有老师们都意识到了对学生爱字当头的重要性,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在路上”团队研讨四——让我们为天使缝补翅膀
下一篇:“在路上”研修团队第二次研讨记录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