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读书学习 > 正文

为孩子营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发布时间:2015-04-20 08:29:03   来源:

  ——读《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有感

唐艳梅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这本书的名字,因为在中国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要提出这样的理念,需要怎样的一种勇气和胆识?

“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学生取得好成绩。但是,成功并不能等同于成长。成功是目标,成长是到达目标的道路。成功是结果,成长是历程,一帆风顺的历程很快会被人们淡忘,唯有酸甜苦辣相伴的成长历程才是孩子们一辈子的财富。

本书谈的正是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通过发生在这群微软小子身上真实的故事,来了解其中的缘由吧!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开复。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出生于台湾,11岁时随哥哥到美国读书,因为在一次数学课上脱口而出七分之一换算成的小数而被老师称之为“天才”,其实只有开复心里清楚:他只是把在母亲监督之下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而已。之后的学习中,老师经常会在同学面前让开复表现他所谓的“数学天赋”,因为台湾小学的数学水平已经相当于美国的中学。所以,李开复不用怎么学就在数学考试中获全州第一名,从此,“数学天才”的桂冠就被稳稳地戴在了他的头上,正是这种天才的自信一直指引着李开复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说起“天才”,谈到自信,我不得不举出书中提到的宁铂。让我们来看一看,同样是被人认做“天才”,可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书中“自信的力量”是最令人深思的一节。其主人公宁铂13岁(也就是1978年)就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也因此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大学少年班。我们知道,70年代的大学生,在人们眼里是什么概念!更别说13岁的大学生了。一时间,宁铂成为记者们追逐的对象,他们让这孩子出名,让这孩子成为“神童”,让这孩子成为全国儿童学习的榜样。但是,诸多的光环对于宁铂却是不幸的,人们加诸在他身上的荣耀和期望过于沉重,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无法负荷那么重的压力,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因为他觉得没有人会接受一个“神童”的失败。所以面对研究生考试,他犹豫再三,最终没有勇气参加。我们可以想象,社会给宁铂带来的那种无形的压力有多重!别说是他这样一个神童,就连一般的本科生都敢于尝试的研究生考试,可宁铂却不敢,他担心万一失败了,别人会怎样看他?尽管他也清楚地知道,研究生考试是他向上迈进的唯一途径,他也曾鼓起勇气去报名,但第一次在报名之后,他放弃了;第二次是在体检之后,他又放弃了;第三次,他甚至领取了准考证,但是,在走进考场的那一刻,他又选择了放弃。我想每个人读到此,都会替他惋惜,而我的心里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多么优秀的一个孩子,却被摧残得缩头缩尾,我仿佛看到了宁铂痛苦挣扎的内心。书中提到的宁铂的结局是留校当了中国科大的一名普通老师,当然这对一般的孩子来讲也是不错的,但对于宁铂,好象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出于对他的关心,我想了解一下他的近况,不知怎的,总是希望他能很好,好象才能得以心里上的平衡。于是,我上网百度了一下,结果真的让人难以接受,我也因此禁不住潸然泪下:2003年,38岁的宁铂出家当了和尚。我曾一度的后悔不该了解的那么多,一度的为他陷入心情的沼泽。从宁铂的身上,让我更深深地懂得: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源动力。正如宁铂的同学张亚勤在谈到宁铂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是“神童”这个无形的压力,使他失去了“神童”身上最神奇的一个东西——自信。

所以说“天才”这两个字有时候就是个陷阱,多少人误入其中,有人因此而过高地估计自己,而不能脚踏实地,勤奋上进,而躺在天赋的温床上碌碌无为。而宁铂却因“天才”而变得缩头缩尾,害怕失败。唯有李开复却因“天才”而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在异国他乡依然能自信满满地向更高的目标奋进。由此可见,自信的力量有多大,自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我想,听到这里,无论你是作为老师,还是身为家长,我们都能够明白:面对学生,面对孩子,我们的言行举止是不是都应该以能激发他们的自信为准则?因为自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太过重要,

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微软研究院中很少见的女博士朱文力。

文力是我们国家教育制度下优秀学生的典范:门门功能都是5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然后是清华大学。但是文力在回忆自己的整个学习经历时,却有着太多的遗憾。她说她小时候不喜欢外语也不喜欢数学,其实对文学和艺术有些痴迷,经常和要好的朋友讨论小说,一起到美术馆去看各种各样的展览。但作为工程师的父亲,对女儿的教育极其严格,文力呢是个听话的女孩,完全按照父亲的安排:什么时候听英语广播、什么时候进行数学训练(父亲亲自讲解数学题),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吃饭,到了睡觉的时间就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切都按部就班,爸爸让她学什么,她就学了,爸爸不让她学的东西,她就不学。一路起来,无论哪个阶段,大事小事,都不需要自己去选择,她只是听话照做就行了。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总是幻想自己将来会干什么,但是后来这些念头都被考试和分数埋起来了,挖都挖不出来!同学老师都夸她聪明,但对她来讲,从来就没有过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也再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来没有去探索过。

从文力的回忆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有着太多的遗憾,她好像不大喜欢当年那个听话的自己。所以文力才会有下面的总结:A等生是被人管的;B等生是管人的。所谓的“好学生”,其实就是把父母和老师让你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其他的事情都不去想,主动性自然就差一些,也就是我们说的‘五分+绵羊’,比如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文力的话令不能不令我们深思,作为老师,但凡有什么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会提醒学生重点在于创新,我们也往往因为学生学得知识过于死板而说学生不够聪明。看看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他们在家里的墙上地上涂鸦,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思想。可惜我们大人大都没有读懂孩子,训斥孩子胡写乱画,把墙弄脏了。无能为力的孩子从我们这里得不到鼓励,他们的情感、想象和努力,一次次地被我们大人并非蓄意的摧残。

所以,抹杀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幻想的冲动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创新、没有幻想,所以我们不认可。天资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读懂我们,明白我们喜欢他们做什么,不喜欢他们做什么,然后大都象文力一样,选择听话。作为老师,让我们能从文力的故事反思我们的教育,避免这种不是教育事故的事故再发生,给我们手里的学生留下快乐的回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孩子成长的过程总是痛苦相伴的话,那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因此,让我们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建议,我们可以引导,但,绝对不要替代。

书中每一个微软小子的成长历程都蕴含着一个令人深思的哲理,它们无不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这样一个平常却意义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只要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就足够了。从他们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欢笑、悲伤,看到了激情、惆怅,看到了一大批聪明、主动的孩子,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同时也看到了像文力、像宁铂那样,被管制、被压抑得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快乐的成长历程。所以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我们要明白,关心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应该比成功更重要。

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孩子长高了,思想也成长了,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愿意与父母在一块的时间短了,孩子与父母的共同话题少了,孩子愿意与父母发自肺腑的交流几乎成了作为父母的奢望……也许现在的父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出人头地了,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生存技能的培训,从而霸占了孩子几乎全部的课外时间,结果,过重的压力抹杀了孩子的天真、孩子的兴趣,他们早早地就陷入了身心俱疲的困境,孩子们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结果真的能如愿我们所愿吗?答案是否定的。书中林斌和姐姐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真实地验证了这一点。

林斌出生之前5年,姐姐降生了。因为这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夫妻两人视若掌上明珠。爸爸决心让女儿成材,于是一套严格的教育计划从女儿这在襁褓之中就开始了,从此,父亲的眼睛似乎一刻也没有离开女儿,陪着女儿去上学,针对每一科目寻找辅导老师,老师讲课,父亲就守在旁边,一边倾听老师讲得好不好,一边观察女儿学得好不好,老师走了,他还要看着女儿完成全部作业。但是在这种紧盯不舍的教育方式下,女儿的成绩始终没能名列前茅。这时候,父亲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理念。于是对于儿子林斌,他决定改弦易辙,一改曾经对女儿的严格教育,对于儿子,他根本不管,非常宽松。父亲对儿子唯一的指令就是“保护好眼睛”,因为林斌三岁时眼睛就近视。他要求儿子不要总是读书,要去游泳,去参加乒乓球训练,可惜他再次失望的是儿了的眼睛依然是越来越近视。但是他的“宽松式教育法”还真是起了作用,林斌在没有了外界的压力后,内心中那粒积极向上的种子却悄悄地生长了起来,初一第一学期的考试他是全班第12名,没有任何人的批评指责,他反而觉得特别不舒服,决定发奋,果然成功。但这一切父亲一点都不知道。此后,林斌把自己的成绩一直都保持在前五名,直到高三毕业,被免试保送进入中山大学,又几年之后,赴美国费城,在德龙大学计算系完成硕士学业。

林斌和姐姐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确实应该令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父母深思:对于学习,只有源于孩子自已内心的想法,他们才会产生很强的动力,只有这种主动意识的求知欲,才会使孩子有乐趣可言,才会帮助他们形成坚强自信的意志品质。正如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很优秀,现已免试读研,无意间提到他的孩子,寻问他的教育方法,他却这样说:没有教育,自由发展。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我明白了,他所谓的没有教育的教育,其实是:不强加给孩子过重的压力,反而却总是想办法帮孩子减压——平常的日子里,只要孩子做完作业,就与孩子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节假日里常常带孩子游山玩水,好像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成绩,但是孩子反而总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学习从不懈怠。他没有把要孩子怎样做挂在嘴上,而是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染孩子;在孩子面前,他总是以朋友自居。想想对于孩子们来讲,如果每天都能怀着这样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会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如果父母是他的知心朋友,孩子没有了敢怒不敢言的心里畏惧,那又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

所以,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身为老师,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秉性丰富多彩,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有一个好的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性格、好的习惯、好的品行、好的心态、好的心情,必须少给孩子一些强迫,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其实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粒美好的种子,只要别人不去压迫,它就能长成一棵美好的大树。我们的孩子天然存在差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易受伤的心,未来是孩子们的,未来的路也需要他们自己去选择,让我们用爱心去精心呵护他们,使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上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经典话语摘录:

▲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在走一条路。如果是一大群人并肩携手,有说有笑,碰到沟沟坎坎互相搀扶一把,那你一定会很轻松很开心,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当然你也可以闷着头独自走,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遇到沟坎自己过,遇到麻烦自己咽在肚子里,那样你也能走得远,但一定会觉得很累,忧愁比别人多,快乐比别人少,而且,有些沟坎,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过不去的。

▲事实上,从很小的时候起,孩子们的自尊自信就不断地受到侵犯,就像一块石头,被一把坚硬的凿子敲打着,一点一滴地被击得粉碎。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冷酷无情的破坏力量,都是来自那些自称要教育孩子成材的人——父母和老师。

▲书中引用的一个高一年级的学生这样说:“天底下当老子的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无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埋头苦干争名夺利,另一种连争名夺利的本事都没有,却把这种无耻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话是刻薄了些,但真的道出了孩子长期被压抑、被管制的苦闷内心。

▲美国史迪文森小学的教室张贴着这样的格言:

“学校就是快乐”、“做你自己喜欢的事”

还有一幅张贴在室内篮球场的一首小诗:《谁最快乐,谁就赢了》

在比赛的时候,

如果你不是为了名利,

如果你只是为了快乐,

那么你就已经赢了。

如果你每一天都能从赛场上学到一点,

那么你将是你自己的最好的“追星族”。

在比赛开始之前,

想一想吧,

然后说:“是的,我很快乐”。

谁最快乐,

谁就赢了。

 


上一篇:浅谈读书活动
下一篇:《幸福的尺度》读后感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