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同课异构《二次函数复习讲评课》(郭金花)(王清波)

发布时间:2012-05-21 20:18:22   来源:

                                                 《二次函数复习讲评课》课堂教学实录

                                                                            郭金花

课题: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
班级:实验中学九年级11班
执教老师:郭金花
教学过程:
师:上课
生:不忘老师教诲,不忘父母重托,奋力拼搏,赢取中招(2遍)
师:今天我们继续讲评二次函数的试卷。首先,了解一下大家对前面讲评知识的理解:
一,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已知x2+3x+y-3=0,求x+y的最大值。我们请2个同学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聂丹秀,王志宇。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王志宇完成,聂丹秀很茫然)
(下面的学生陆陆续续的有人完成,有的小组在讲解)
师:同学们,看黑板,有什么感受?
我们先看聂丹秀的:
Y=-x2-3x+3
 =-(x2+3x)+3
=
同学们,这里有问题吗?
生:当y最大时,x+y不一定最大。
师:怎样才能使x+y最大?
生: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函数,把x+y表示出来。
Y=-x2-3x+3
X+y=x+(-x2-3x+3)
   =-x2-2x+3
这样就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问题了。
师: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问题,我们很熟悉的。没有完成的同学,参考上面的解法完成
同学们,我们能不能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x2+5x-y+6=0,求x-y的最大值,x+y的最小值。
(2生板演)
(这里,对最大值最小值进行变式训练,旨在让大多数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并对数学建模有一定的了解,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想起这类方法,即: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把另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然后构建新函数,用函数的方法解决。如,求2x+y,3x-2y的最值问题。
Y=x2+5x+6
∴x+y=x2+6x+6
     =(x+3)2-3
当x=-3时,x+y有最小值-3
x-y=-(x+2)2-2
当x=-2时,x-y有最大值-2)
(教师巡回指导)
对题目进行讲评。
生归纳:其实就是构建新函数问题,两步,1.表示;2.代入,然后是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二、综合知识应用
学生看26题
学生思考3分钟后,教者开始提问.
 
生:第1题,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已知抛物线过原点和(2,0),对称轴方程是x=1,设y=a(x-1)2+k,代入两点即可。
生:已知OB=2,所以,B(2,0),把A(-2,-4),O(0,0),B(2,0)代入,建立三元一次方程组,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解方程组即可。
师:很好,下面探讨第2题
生:
由,可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对称轴是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连结AB交直线于点M,即为所求。
∴MO=MB,则MO+MA=MA+MB=AB
作AC⊥x轴,垂足为C,则AC=4,BC=4,∴AB=
∴MO+MA的最小值为。
(这里,不断有学生说思路,不断地被打断,学生说的磕磕绊绊,别的学生在他的启发下,不断地推陈出新)
师:第3题
 
生:对梯形来说,关键是确定底边,因此分三种情况:
①若OB∥AP,此时点A与点P关于直线对称,
A(-2,-4),得P(4,-4),则得梯形OAPB。
②若OA∥BP,设直线OA的表达式为,由A(-2,-4)得,。
设直线BP的表达式为,由B(2,0)得,,即,
∴直线BP的表达式为
由,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点P( ),则得梯形OAPB。
③若AB∥OP,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则
,解得,∴AB的表达式为。
∴直线OP的表达式为。
由,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此时点P不存在。
综上所述,存在两点P(4,-4)或P( )使得以点P与点OA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
师:下面大家进行整理,请吕志飞同学上来整理。
(1生板演,其他同学继续整理)
(学生整理的同时,我发现一个人整理过程,运算量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不容易发现问题,学生的示范作用不容易体现,但是对一个学生来说,气的作用往往比较大。很茫然,究竟应该怎样拔尖与大面积的提高素质)
师:请看:吕志飞的过程。
   有些地方过于复杂,导致排版不整齐,那么,那些过程可以省略呢?
生:计算的过程。可以只显示结果。
师:很好。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生:学会了函数的简单应用。
师:当我们每节课小有收获时,就是进步的开始,努力才会收获。下课。
 
反思:本节课基本采用学生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有思维的碰撞,进而推陈出新,也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灵活掌握基本方法。感觉上,在大题的处理上,没有人员的分开,使一人的计算量过大,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一点需要改进。
    由于最后的综合题没有很好的备学生,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导致最后时间上的不足,没能完成教学任务。
 
 
 
 
 
 
                                                     《二次函数复习讲评课》
                                                                              王清波          
师:上课!
生起立齐声:抓紧课堂,强化训练,争分夺秒,圆梦中考!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黑板上是已经画好的四个一模一样的函数图像。)老师微笑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评周四考试试卷,请大家把最后一题再次阅读一遍。”
  (同学们纷纷埋头看题,一分钟后,同学们再次熟悉了题意后抬起头来。)
师:“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求出B点的坐标,再将AOB三点代入解析式就可以了,同学们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掌握的很好。”老师的目光扫过全班同学,继续微笑的说:“好,那我们把重点放在第2问与第三问上,大家先思考问题2。”两分钟过去后,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的?。”
生纷纷举手。
师:“好,孙萌泽,由你来给大家讲解。”
孙萌泽同学自信满满的走上讲台,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第二问的问题是AMOM的最小值,我们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是点A和点O在同一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对称的性质过对称轴作点A或点O的对称点。”边说着边在图上标注“点O的对称点是B,连接AB即是AMOM的最小值。”说完后向下问道:“懂了么?“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
师:“很好,现在用5分钟更正第二问。”
(同学们开始更正,老师走下讲台观察同学们掌握的情况,不时有还有疑问的同学举手发问,老师轻轻走过去讲解。)    5同学们悄悄讨论起第三问。
师说道:“第三问需要分类讨论,分类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这个问题分成几类?大家请思考好举手回答。”
生:“分为三种情况,PO平行于ABOB平行与AP;OA 平行于PB。”
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画出图形。
师:“我们请几名同学来分析一下思路,文杰同学,你来讲一下你的方法。”
赵文杰同学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图上做好辅助线,“当PO平行与AB是,以OAPB为定点的四边形就为梯形,设PO所在的直线解析式为yxm因为解析式过原点,将点O00)代入得m0所以yx,因为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交与点P,所以有-0.5x平方+xx解出来,P00)但是P与点O重合,所以舍去”
老师笑道:“太棒了,文杰同学讲的很好,谁来诶大家讲第二种情况,好,双峰你来吧。”
孔双峰同学走上讲台:“第二种情况只需过对称轴做点A的对称点即为点P4,-4)即可。”老师赞许的点点头,下面有同学问到(4,-4)怎么求?孔双峰同学解释道“因为它们对称,所以横坐标相等,都是-4,再代入解析式求纵坐标就可以求得纵坐标。”
师补充:“最容易忽视的的一种情况“当OA平行与PB时,会和二次函数图像交在下方,思路和第一种情况是一样的,只是代入的点是B。”老师顿了顿,强调道:“最后一定要总结,综上所述把几种情况归纳好。下面大家更正,没有问题的同学思考第12题。”
 生在安静的解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12题,已知实数x2+3x+y-3=0x+y的最大值。这道题应该用什么方法?”下面有同学窃窃私语“转化吧……”老师赞赏的点点头,“对,把问题转化成函数最值,请大家思考。”
几秒钟后有学生举手。
韩雨:“题中给出了x23xy30y移过来就有了y=-x23x3。”
“哦~”好多同学经过点拨恍然大悟,老师示意继续说下去,“然后将y的这个值代入xy,再经过配方就可以求出最大值。”
很多同学已经明白并做了更正,老师看着少数同学仍然迷茫的神情,将式子列到黑板上,做了简单的补充。
师:“为了大家熟练掌握,请做变式训练。”
 
生很认真的解答。
(铃声响了)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表现的很好,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希望大家坚持。好,下课”
生齐起立:“老师再见!”
教后反思:
教师能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讲,去板书,促进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我的设计意图虽然非常明确,但是设计毕竟不是实践,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从中让我获得了很多感受。第一个问题,求解析式,学生出现了计算上的错误,以及方法问题。凭着以往老教师的指导,我没有自己把方式方法讲解出来,而是叫学生进行讲解。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我们肯放手叫学生去做,他们一样会做的很好。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把二次函数中求解析式时什么样的条件怎么设进行了总结,学生在这里掌握很好。
由于担心学生在课下不好好更正,课堂上让学生更正错题时间过长,导致一堂课处理的题不多,这种矛盾没有解决,经过小组讨论后,达成课堂穿思路,课下纠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建议:中间反思过程,用其它颜色的字迹,会变得更一目了然。
 
 
 
 

 


上一篇:同课异构《复习八下第二单元》( 王明霞)
下一篇:同课异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周艳红)(李富霞)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