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学习培训 > 正文

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中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4-03-26 13:29:08   来源:

 

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中的可行性?
                                                   胡天硕(阳光书屋 产品经理)
            这个文章是我13年3月份写的,现在(2014年)补充几点
       1.包括本人在内,已经有好几个朋友在国内开始翻转课堂的尝试了。这证明翻转课堂在国内是可行的。这里有一个视频是聚奎中学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之重庆聚奎中学翻转专题片
      2.这些尝试已经有不错的收效了,普遍现象是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升,多数的学生的成绩都有上涨
      3.课下如何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和课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深层的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难点。但都是可以克服的。
      4.平板电脑是很好的工具,但并不是翻转课堂就一定要用平板电脑。
      5.翻转课堂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其代表的教学思想,或者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会做题考高分的机器,还是一个独立人格的个体?” 参考这篇博文:为什么要开展翻转课堂?
                                             
原文章
说到翻转课堂,大家先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做翻转课堂。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打比方你是清华大学的一名物理系的大一新生,有机会听杨振宁教授的普通物理课,很精彩,但其实到第二节课的时候你已经忘记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了。(这个是有教育学实验证明的,参见:How People Learn)
但有一天清华决定换一种方式,规定所有学生必须课下看杨老师的视频,并在视频中穿插着做习题,证明你确实学懂了这些内容。课上杨老师会走下讲台和你亲自交流一些你关心的物理问题。
你会觉得那种上课方式更有意思,更有效果呢?第二种方式就是翻转课堂的方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重点是的学生在课下自学,老师由授课转为进行引导。国内已经有多地尝试翻转课堂模式,主要是以中小学为主。(大学教授反倒一般很少关注如何提高讲课效果,而认为学生听不懂是自己的问题)
 
翻转课堂有几点非常强大的地方:
首先,翻转课堂是掌握学习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呈现方式之一,也就是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扎实的,这让他们学后续的知识不会遇到阻挠。这也正是为什么可汗学院会让学生成绩有那么大幅的提升了(所有学生都达到州平均线以上)。
其次,翻转课堂将布鲁姆的认知层次清晰分开了。简单的记忆,理解,运用被放在课下,而高层次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则可以在课上发生。这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巨大意义,因为翻转课堂压缩了学习的时间(优秀的讲课+掌握学习的方式),丰富了老师过去上课的模式。例如科学课上可以使用学生做小项目的方式,语文课可以编排小话剧,小说比赛等形式。知识学习和素质教育都得到了保障。
最后,很重要一点是翻转课堂的内容如果做好了是具有高度复制性的,大量学校可以较低成本(廉价硬件+少量老师培训)快速在自己学校采用,而实现互联网式的爆发影响。
 
第一代翻转课堂尝试 有上海市杨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的336杜郎口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2271高效课堂模式。这些模式并没有采取教师视频和在线学习系统,而是采取导学案的方式。特点是这些学校一般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一般都是农村学校),而一旦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后学生成绩突飞猛进成为省里优异的学校,并且全国有不少学校过来参观学习,但极少有复制的。这种尝试最大的缺点是对于老师的依赖性特别大,而且需要学风的培养。
第二代翻转课堂尝试是 受到可汗学院的启发,比如重庆聚奎中学和福建省晋江的尝试。这些模式已经初步尝试使用视频和学习系统(类似moodle这样的开源LMS)。这些学校一般都是有一定实力并听说了可汗学院在美国的尝试。除此以外,使用电子书包的学校也会很容易采取这样的模式。这种二代翻转课堂具有比一代翻转课堂更好的操作性(老师只需要录制微课程,而且对于学生的自学水平有把控),但由于增加老师初期的负担,而且Moodle并非普通老师可以操作的,所以不适合所有学校。
个人认为真正有爆发点的翻转课堂是所谓“第三代翻转课堂”,其特点会是内容产生的学校与内容应用的学校并非同一所(这点更类似可汗学院)。这也正是我们团队目前与全国重点中小学(以北京为主)所进行的尝试。我们希望能够将最优质的课程(学练结合的,老师讲得清晰易懂的,适合自学的)传播到全国的所有中小学。而这个的前提是为老师提供免费又同时有简易明了的自学课程制作工具(目前国内外市场空白)。
常见问题:
Q:教育部现在对于翻转课堂持有什么样的观点?
A:教育部已经明确,信息化应该起到改变教育模式的角色,而且翻转课堂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注意到。当然由于某些原因,我国许多政策经常得不到落实,但同样我判断,当越来越多学校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教育部不会阻拦这个历史趋势的遍及。
 
Q:我们是否能够把可汗学院的内容照搬到中国呢?
A:从中国国情来讲,不太合适,原因是可汗学院更针对美国的学生,而不适合中国的中高考,尤其是美国的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比中国简单太多了。中国一定会出现全新的自学课程内容。
 
Q:翻转课堂推行下去,老师会失业吗?
A:翻转课堂会让老师的身份发生转变,一小部分最优秀的老师(讲课清晰,丰满,有趣,有特点)有机会教全国上亿个中小学生,而其余的多数老师则不再扮演传统授课的角色,需要转换成为教练/导师。那些无法适应这种转变的老师,有可能无法保留其金饭碗。
 
一句话总结:可汗先生本人认为为翻转课堂更符合人自然的学习方式,也是未来学校的趋势。国内外都已经有学校开始在探索,有朝一日会在中小学,大学,成人教育普及,成为常规的教学模式。
 
最近几周,我们一直去上海师范大学旁听黎家厚教授的教育技术课程,整个课堂就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进行教学,基本的模式是这样的:首先是上一节课的报告,由课代表组织,分小组上去报告,主题是上一节课设计好的,然后再由具体的小组之间进行协调组织,完成报告准备;每一组报告结束之后,大家会去根据自己的兴趣提问或者评价;最后黎老师点评,然后给大家发布一些学习材料,和一些简单的讲解(有时候是自己,有时候是由其他助教讲解),作为下一次课程的任务发布,由课代表组织大家课下学习。
听过几节课以后,感觉这类形式的课程有几个很大的优点,代表着未来学习的方向:
1. 这种课非常发散,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从一个创新点引发另外的思考,很开阔眼界;
2. 这种课中,授课老师的角色彻底由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一个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交互是双向的,老师更多的是在互动中跟同学一起学习新的想法,而不是相反;
3. 课程的组织方向很灵活,可以因为一堂课,大家对一个问题很有兴趣,于是产生下一堂课要报告的主题,而不是完全按照之前的计划设定好的;
 
但是这种课要落实下去,特别是往基础教育、日常教学中过度,也有很大的问题:
1. 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从学生那里获取知识,足够宽的视野引导学生探索更广阔的的世界,足够的经验和气场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和课程的进度。
2. 去听了三次课,每次都拖堂,很拖,大家上high的时候,两节课有上成4节课的趋势,研究生课可以,日常教学中,特别基础教育的时候很难处理;
3. 对主动性强的学生和对不太主动的学生没有区分。从提交的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有的做的报告很认真,有的就比较糊弄;
4. 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有点不好处理,因为教学目标就是发散的、变化的,到底有没有实现教学目标,这个好像很难把握;
5. 还有一个不太确定的问题,就是课下的学生组织学习的过程,课上只能看到小组的成果,看不到每个人的分工和努力的过程,不知道是不是会有一个组里的一两个人包办代替的情况出现。

上一篇:2013年电教培训名单
下一篇:为什么要开展翻转课堂?(原创)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