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学习培训 > 正文

第一篇 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指导方案

发布时间:2014-09-15 10:13:00   来源:

方案编制意图 

        本方案主要借鉴网上其他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经验整合而成,主要从小组合作操作层面着手编制。本方案的具体操作环节有待于通过实践加以改进。编制目的就是让各位老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上有所行动、有所突破,并非把方案作为模式,按部就班的照做,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发挥其功能的特长,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写在前面的话
一、澄清几个概念: 
1、小组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一种形式。
2、讨论式学习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 
3、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通过以上概念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有其更丰富的内涵。在我们“拿来”时,一定要看看拿的是什么,否则会被人贻笑大方,甚至贻害后人的。
二、为什么要合作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认识决定行动。合作学习到底好在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同样,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智力是多样的,既有共性,又有巨大差异。合作学习是将差异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合作学习既能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冲突,又能弥补因个性差异带来的知识上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将个体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和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完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简言之,合作学习将个体间的差距拉小,最大限度上发展了个人的能力。获得了最大的效果。另外,合作学习的深层意义就是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中,会议确立了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标志的万隆精神。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唯有合作才能成功。教师实施合作学习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认识仍停留在竞争性上,没有定位在“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理解等合作精神”的培养上,所以,实施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开始时积极参与,一旦他们发现与以往是一样时,当然就不迁就,不“合作”了。因此,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方法时,认识一定要改变,如果不能基于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长效目的,结果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合作学习的“学术目标”也就是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认知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学生直接所要解决的问题、获得的知识等;而“合作目标”则是学生在合作这种特殊的方式中应该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合作意识、合作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属于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知识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正是合作目标所包含的内容。合作学习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合作目标”,合作学习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所以,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非是对知识的关注。 
同样,合作学习风靡世界,但什么课,什么问题都要用这种方法解决吗,合作学习适合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问题呢?如果学习内容靠一个人的努力很难顺利完成,它需要几人或十几人协作,如综合性实践课,研究性学习等,就要用合作学习,这在我们教师中似没有大的问题。难度大些的问题需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一是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问题;二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理解,言之有理即可;三是矛盾性的问题,这种问题与学生的元认知有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时,充分了解学生,深挖教材,设计最佳的教法,学法,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要实践好合作学习,一定要在实施前问自己“为什么要用合作学习?”,目的明确了,合作学习的策略自然会顺利进行,即使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技术问题,而不是本质问题,到那时我们会高兴地说:“想说爱你也容易。”
 
三、小组的组建方案
1、分组策略 
      组组建应在班主任对全体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外,还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相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一般情况下还是按学生成绩来分,具体操作如下:把前1至12名的同学分为A组,倒数1至12名的同学分为C组,中间的同学为B组,然后让A组的12名同学能够自由地两两结合组成6个组(注:最好是限时3分钟),B、C组的同学以同样方式分成6小组。
然后,班主任老师就要对A组中的6个小组讲:“若让你在C组中选一个小组组成搭档,你最不喜欢哪一个小组?为什么?说明原因或理由。”同样,也让C组中的6个小组在A组中限时选择自己最不喜欢的小组。针对他们的选择,分析提出的理由,班主任要作细致的思想工作。然后再自由选择中间B组的6个小组最终形成AA、BB、CC的小组分配原则,小组内AA、BB、CC两两之间为互帮对子,并在小组内,AA负责BB内疑难问题的解答,BB负责CC内疑难问题的解答。 
      2、分组的几点建议
(1)、各个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组应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生、B层生和C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 
(2)、C层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而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3、关于小组长的问题 
(1)、小组长的民主产生与分工 
选择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尽量避免教师指定。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小组长须有领袖气质。在选举前,教师可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组长”方案一:分组后,组内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常务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学习组长则负责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由学生自荐后小组同学选举产生。
“组长”方案二:每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学习,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也可正副组长分别负责B、C组的工作。小组成员间形成紧密的学习利益共同体。小组长要定期述职和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应及时更换。 
“组长”方案三:小组长分为学科小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学科小组长由本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是老师的助理,是组内的“学习领袖”,组长成绩未必是第一名,但要求其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小组形式一般是固定的,但各学科的小组长也可依据学科而定。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既能体验到成员的角色,又能体验到组长的角色,从而达到“团队学习”的效能。  
行政小组长的设立是由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较强的小组成员担任,是组内的“行政领袖”,其成绩也未必是小组第一,但要有大局观,具有领袖气质和才能。 
    (2)、角色分配,各司其职 
       小组组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员,明白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老师可以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组长:由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负责督促组员完成任务,协调组内外关系,组织组内的总结和评价。 
        记录员:由作文水平高、文笔优美者的同学担任。负责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 
汇报员:由胆子大些、语言组织能力强、表达条理清晰的同学担任。负责小组学习结果向外发布信息,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出总结性发言,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 
观察员:由严于律已、认真细致的同学担任。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提醒小组成员讨论时控制音量。 
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3)、小组长的培训 
        首先应让小组长们明白,自己当上小组长之后,学生角色就变成了一个“小老师”,完全发挥着一个老师的职能和作用。
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可以针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小组长学习、讨论并加以解决,要作好培训记录和实施的效果记录,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
小组长的培训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与学习组长、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及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办法,帮助每一名同学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课代表及组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在实施培训与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在注重组长培训的同时,调动组成员的积极性也是非常关键的,理想的管理是全体参与。
(4)、协调组长与组员的关系 
       若组员不服从组长管理,老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确定是组员的问题,那么老师一定要给组长撑腰,正确及时地处理问题,化解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矛盾。如果是组长想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更要认真了解原因,弄清真相。区分是组长的原因还是组员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一定让组长杜绝“自己可以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的念头。但如果确实出现一个组员与同组大多数成员关系均不太好时,应及时作出调整,并针对该同学做一些工作,以免他调到其它组时再发生类似现象。 
4、小组的文化建设 
        建组之初,小组的文化建设就已经开始,包括:
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飞天火箭、畅游太空、终极一组等等。 
        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后,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当然,小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也伴随着班级文化的建设,他们相互促进,互相支撑。
四、学习小组的规范 
(一)组长职责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长应在班主任和班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小组的学习和进行小组常规管理。 
1、组长带头遵守执行小组内的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高质量完成,时时处处带头维护小组、班级、学校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2、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每天至少组织检查督促组员学习完成情况,落实课外或课内预习,学习交流讨论,各科课外作业并负责记录。 
3、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如探究活动、展示活动等,组长应对组员进行分工,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应注意让组员轮流完成查资料、画图、板书、讲解、质疑等各项任务,使每个组员得到锻炼。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快速、有序开展。 
5、小组长遵照小组合作制度对组员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按时反馈给班主任和组员。 
(二)合作学习要求
        各小组长应本着对每个组员负责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对本组组员进行评价。坚决杜绝碍面子、讲人情的现象发生。
1、组织规范 
(1)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学习是做到分工有协作。 
(2)遵守课堂纪律。
(3)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自主性。
(4)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
(5)每个组员都要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要鼓励帮助后进同学进行更多的锻炼。在讨论中,成绩最好的主持讨论,成绩中等的做记录,成绩下等的发言,再由成绩好的补充;如果题目内容多,组长要分配所有组员均有发言机会;平常还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在组内划分成理科组和文科讨论组,实施文理互助。
(6)交流一定是在组员各自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受益。
2、课堂规范
(1)学习规范: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2)小组交流程序:不仅要校对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等。 
(3)学生提问内容: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小组内有疑义,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认为有价值的问题;蕴涵思想、方法的问题。
(4)限制机会制:对特别强势的学生进行发言限制,如每节课发言不超过3次,力争这样的学生选择最能体现自己水平的问题发言,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同学。当有两个以上同学竞相发言时,学习好的同学要主动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学。
(5)点评争辩制:同学之间可适时点评别人的发言,倡导就不同意见进行争论和辩论。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 
1、课前合作:学生分工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共同完成预习作业,在预习的过程中讨论、交流、辩论,相互质疑提问,互相寻求帮助,互相检查批改作业,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课堂合作:课堂上由发言人汇报小组预习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发言。讨论、交流、辩论,相互质疑提问,互相寻求帮助,互相检查批改作业、试卷,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课后合作:对课堂尚未解决的问题课后可以再讨论、再交流,可以利用课间、自习课,有条件的或回到家里进行网上交流、电话咨询,共同查漏补缺。
(四)小组合作公约 
1、发言: 
(1)先准备后发言,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语言表达力求明白,不罗嗦。 
(4)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5)个人汇报:声音响亮,使在教室对角线位置的同学也能清楚的听到;二人讨论:温文柔和,像说悄悄话时的音量;组内集体讨论:声量清晰,让小组内成员听到即可,不影响其他组讨论。
2、倾听:
(1)聆听别人发言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 
(2)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者赞许; 
(3)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 
(4)边听边分辨出和自己发言相同的内容,自己发言时不重复; 
(5)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后再提出。 
(6)别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要用“是否请您”或“您是不是可以”。 
(7)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3、求助: 
 (1)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可向同学请教,要让别人明白你不懂不会的地方。
 (2)态度要虚心礼貌,眼睛注视对方。 
 (3)接受帮助后,应肯定对方对你的帮助并表示感谢。 
 4、反思: 
 (1)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 
 (2)勇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 
 5、自控:
 (1)服从组长安排。
 (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 。 
 (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个人意见可保留,但应到课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换不同意见。 
 6、帮助: 
(1)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对被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2)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同学说:“有困难找我,我会尽力而为的。”
 (五)小组评价 
 参考方案一: 
1、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面进行,以鼓励C类学生完成任务为导向。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1、2、3分;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2、2、3分;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2、2、4分。 
2、扣分惩罚机制: 
(1)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2)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3)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参考方案二: 
一、评价机制:
(一)课前准备方面: 
课前准备好学习工具、坐姿端正、能安静等待上课,奖励小组1分。 
(二)合作学习方面;
1、自学和合作学习时听讲认真,坐姿端正,精神面貌好,点名表扬一次加1分,批评一次减1分。
2、合作过程中能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文明争辩,加1分。 
3、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积极展示,表达清晰,加1分。 
4、合作汇报时能完成任务加1分,展示时积极大胆,效果好加1分。 
(三)作业完成方面; 
1、课堂上,组员能全部按时完成各科作业给小组加1分。 
2、个人完成质量高加1分.完成质量差减1分。个人不能按时完成的减1分,当天不能补完再扣1分。
3、家庭作业能认真完成,有家长签字加1分。 
(四)考试方面(老师和组长评价) 
1、小组成员每次考试全达到优秀加1分。 
2、小组成员平均分比班级平均分高两分以上给小组加1分。 
3、个人考试得满分,直接加1分,达到目标加1分,超过目标加2分,不达目标者减1分,退步较大减1分。
二、评价说明:
  1、日评由小组长每天下午汇总,为组员加小星。 
2、周评由班主任每周五汇总,每组得分按日评时小组得分情况按各班组数分四个等级加分,一二三等分别加3颗、2颗、1颗红星,最后两名为2颗黑星,最后两名的小组周一班会后由班主任召开小组会议,每名成员分析本组落后的原因,并商讨出相应的对策;个人得分以日评累计,以分换星。 
3、月评和期评由周评累计评出优秀小组3个、优秀组长3名和先进个人5名学校奖励。
参考方案三: 
        确定基础分,基础分代表着学生以往测试中的平均能力和学习水平。如采用以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为每位学生的基础分,然后每半个学期再参照学生的近期成绩情况重新确定基础分,这样可以保证基础分的客观性,同时也可以给那些经常得低分的小组成员一次新的机会,进一步均衡各小组的竞争力,使各小组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悬念。 
        计算个人提高分。每位学生为其小组赢得多少分数,取决于他们的提高分,即测验分数超过其基础分的程度。衡量尺度表如下: 
组 次姓 名基础分测验分提高分 
规定低于基础分10分以上提高分为0,低于基础分1—10分者提高分为10,高于基础分10分以内者提高分为20,高于基础分10分以上者提高分为30,95分以上者(满分100的测试卷,不论基础分多少)提高分为30。 
参考方案四: 
1、组内评价(自评、他评)量规(每项5分,最低分1分,最高分5分)   
(1)态度:我(他)用心完成自学任务,并找到自己的疑惑,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  ) 
(2)责任:我(他)对自己和小组负责,努力达成小组的目标而不是妨碍目标的实现。(   ) 
(3)互助:我(他)热心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解决问题。(  ) 
(4)合作分享:我(他)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资源、观点,分担任务和责任。(  ) 
(5)评价:我(他)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评价是公正、公平、合理的。(  ) 
(6)倾听:我(他)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并能针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 
(7)展示与效果:我(他)愿代表小组发言,我(他)能全面、准确汇报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  ) 
2、组间评价量规(每项5分,最高5分,最低1分)   
(1)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合作默契。( )  
(2)小组代表发言声音响亮,观点鲜明。( )   
(3)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他组发言,并及时提出质疑。( )   
(4)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率高。( )  
(5)对其他小组的评价公正、合理。( )   
参考方案五:小组合作评价参考用表 
表一:小组合作学习组评价表 

项目 要求 小组得星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参与广度 全体组员都积极参入小组活动            
角色分工 每个成员都有相对固定的角色,职责明确并定期轮换(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噪音控制员等)            
任务分配 任务尽可能的平均分给所有组员            
倾听质量 全体成员都注意倾听别人发言,相对安静,并能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            
有序交流 能在组长的协调下按照一定的顺序讨论、发言            
整合意见 能求同存异,积极悦纳别人,共享观点,善于整合全组意见            
创新意识 有新思路、新办法、新观点,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组际评价 抓住别组发言的要点进行评价,既能真诚的欣赏别人,也能客观公正的指出错误            
表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用表
XX组                
XX组                
XX组                
表三: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个人评价 小组加分
姓名 表现摘录 自评 互评 次数 加分 总分
             
             
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
A.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效果好。5分 
B.能较好参与课堂活动,团结合作,效果还好。4分 
C.遵守课堂纪律,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3分 
D.不能做到以上三点。2分 
在班级内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活动完毕后,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表四:小组成员评价记载表 

小组成员 XX XX XX XX
参与是否积极        
合作是否友好        
任务完成是否好        
倾听是否认真        
发言(补充、评价、提问题、反驳别人)是否积极        
纪律是否好        
汇报效果是否好(准确、流利、声音响亮)        
作业是否按时完成        
总分        
1、组长只考核小组成员,小组长由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共同考核。 
2、每周一进行一次小组学习情况小结和反思,语数外老师都参加,并且每周评选一次优秀小组成员和优秀小组长,记一次红花入光荣榜。 
3、每周采用小组内的相互评价,评出“最佳发言奖”、“进步最大奖” “乐于助人奖” 记一次红花入光荣榜。 
4、每周同时给会合作的小组评选 “配合默契奖”、“集体智慧奖” “最佳合作小组” ,小组每位成员记一次红花入光荣榜。 
表五:小组管理评价表 

项目 指标 备注
作业完成情况 完成情况 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给小组加1分  
作业质量 书写整齐,错误少,加1分。
课堂评价 合作方面 实行捆绑式二人小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按照要求完成,加2分  
展示方面 语言规范礼貌,表述问题清楚流利,解决问题到位,加2分
纪律方面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组内交流时能有序进行。加3分
卫生评价 在每天的卫生检查中,被评为优的加3分,良的加2分,差的扣3分。  
总分 一月结束,以各项指标的积分多少来评价小组,学期结束,以积分多少,作为评模、选优的重要依据。每周评选一次“优秀组长”、“优秀组员”,每月评选一次“优秀班干部”及时颁发表扬信。累积组的总分两周内都排前三名可在周末免做一次家庭作业。  
         
表六:组内成员互评表
组内成员互评表评价人:              时间:                合作活动:
组员姓名 行为表现 总分
参与意识 明确责任 倾听并尊重他人 向他人提供帮助
           
           
说明:很好=5分好=4分不太好=2-3分不好=0-1分
3、评价结果: 
(1)开展小组内的学生互评,评选出本小组的“最佳小组成员” 、 “最大进步奖”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到成功,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爱合作、会合作。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还可设立多个表扬奖励方案:最佳合作奖、配合默契奖、最准确奖、最快速度奖、最佳书写奖、最具创意奖等。 
(2)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长一名。下周归0,重新计算。学校每月汇总一次。下个月归0,重新计算。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集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年度优秀小组长、年度小组合作优秀班集体。并给予适当奖励。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规则     
教师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应进行认真观察和积极引导,为每个学习小组及成员进行有效学习提供帮助指导。 
1、开始阶段教师要认真仔细的指导学生预习,每节课前都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及预习提纲,以后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自己高质量的完成上述内容。 
2、要保证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时间(15-20分钟),做到:自主学习不充分不交流,小组交流不充分不展示。 
3、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制止或点拨。使小组讨论能顺利健康的开展,不在无意义环节上浪费时间。 
4、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养成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出现混乱时,教师应及时干预与纠正。 
5、小组提前完成作业任务时,教师应认真检查他们是否按要求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并布置扩展提升类的学习任务。 
6、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情况,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实践证明:初始阶段,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
7、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


上一篇: 第二篇 小组建设及培训
下一篇: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注册资料


济源软件开发